这个目标也很正常。

        王屋发动机的问题确实不多,即便是有都是小问题,过百次的测试已经说明,可以试着装配到战机上,但王屋发动机有个致命问题是,它属于涡轮喷气发动机,而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油耗。

        高油耗似乎只是耗能多一些,放在战斗机上却不是这样,因为战机可承载的油量是有限的,油耗高也就意味着行驶里程段,多数装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战机,也只能启到短距离威慑、打击能力,适应的战机类型就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原来张树清也希望增加发动机性能,但基本上只是个梦,他们的技术毕竟是以昆仑发动机技术为基础的,发动机内部和昆仑发动机很相似。

        现在不同了。

        赵奕研发出了最先进的涡轮叶片材料,会大大提升涡轮的耐高温承受能力,相对的压气机也就可以设计更高的增压比,使得发动机的效能更高,带来更高的推重比,同时还不会增加油耗。

        近一段时间,张树清一直带着发动机组,努力攻克压气机的技术问题。

        想要提升增压比,就必须要对压气机设计进行改进,不管是增压叶片还是静子叶片,又或是其他辅助部件,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设计调整。

        这种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稳定性。

        压气机增压比加大相对容易,甚至同样的设计都能做到,就像是电池一样,两个电池串联在一起,就能提供更高的电压,压气机的内部也是一样,多增加几组增加叶片和静子叶片,肯定能直接提升增压比。

        但是后续的空气压强增加,同时带来了稳定性的极度降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