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您来看看这个数据,这件唐代银盒的焊料成分似乎有点异常……”一位年轻博士拿着检测报告来找他讨论。
陈墨白接过报告扫了一眼,指尖看似无意地拂过那银盒表面,感知力微微一触,心中便有了数:“嗯,铅含量偏高,而且含有微量铋元素,这不符合唐代常见金银焊料的配比。更像是后期修补,或者……干脆就是做旧时用的现代低温焊料。可以重点做个金相切片验证一下。”
结果再次证明他的判断准确无误。
久而久之,“陈老师手感精准,眼光毒辣,往往能一眼看出仪器都难以察觉的疑点”的名声,在课题组内部悄然传开。大家虽然依旧对他那种近乎直觉的判断方式感到好奇,但更多的则是佩服和依赖。
林清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暗暗称奇和欣慰。她发现,陈墨白正在走一条前所未有的、将玄妙感知与严谨科学相结合的道路,并且越走越顺畅。
夜深人静时,陈墨白常常独自留在实验室,对着那些冰冷的仪器和古老的器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边是浩如烟海的科学数据,一边是玄之又玄的灵敏感知,他努力地在两者之间架设桥梁。
他知道,这条路很长,也很难。但每一点进展,都让他对自身的能力、对古物的理解更深一分。
这种提升,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态上的。他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沉稳,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里,除了以往的锐利,更增添了几分理性的光芒。
玄学与科学,看似两条平行线,在他这里,却渐渐有了交汇的趋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bjsdx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