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是好是坏,史书早有定论。

        王安石变法最初其实也是在摸索试探,一步步地修正,更改。

        在赵孝骞看来,新政总的来说是好的,只是其中一些条款有些欠考虑,还有一些条款本意是好的,但被地方上的士商地主集团钻了政策的空子,把惠泽万民的好政策变成了祸害百姓的恶政。

        比如王安石曾经推出的青苗法,它的本意是让农民在天灾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保证全家不被饿死,可以临时向官府借钱借粮种,天灾度过后,农民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利率归还借款和粮种。

        为了活命,付出百分之二十的利率,其实算是比较合理了。

        但政策落到地方上,官员为了创收肥己,无论是否灾年,无论农户愿不愿借钱,他们却主动向农民摊派借款,不借都不行。

        民斗不过官,于是原本自给自足的农民,却不得不莫名其妙背负百分之二十利息的借款。

        不仅如此,官员还会歪解青苗法,本来百分之二十的利息,被官员解释后,利上加利,利滚利,最终朝廷的政策变成了强行摊派的高利贷,令无数农民家破人亡。

        又比如王安石推出的“保甲法”,大意是以乡村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保甲”的意思,是以农练兵,农闲之时让农村青壮参与军事训练,只要参与了,此户便可免除一定的徭役。

        这道政策的本意自然也是好的,它不仅能免掉农民的部分负担,同时也能为朝廷节省大量的练兵开支,在民间培养合格的兵员,供战时征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