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公园的“和平之泉”前,停留了很久。喷泉前,刻着一位在爆炸中,全身被烧伤、在极度干渴中死去的少女,留下的一段话:“喉咙干得不得了,但水面上浮着一层黑油般的东西。我真的、真的很想喝水啊……”
读着这段话,柳如烟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在长崎的最后一晚,他们没有再去任何喧闹的地方,而是选择乘坐缆车,登上了稻佐山,去欣赏被誉为“世界新三大夜景”之一的长崎夜景。
当夜幕降临,山下的城市灯火,如同被打翻的、流光溢彩的珠宝盒,洒满了整个山谷和港湾。远处的女神大桥,在灯光的勾勒下,显得格外优美。
这片璀璨的灯火,与他们白天在资料馆里看到的、那片被夷为平地的废墟,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
“太美了……”柳如烟依偎在陆沉的怀里,轻声说,“真不敢相信,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从那样一片焦土之上,重新绽放出来的。”
“是啊,”陆沉也感慨道,“这或许就是长崎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人类,拥有毁灭世界的力量,但也拥有着更强大的、重建家园、祈愿和平的,向死而生的勇气。”
这时,陆沉从口袋里,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这份充满了特殊意义的长崎礼物。
那是一个小巧的、由彩色的玻璃制成的、水滴形状的挂坠。这种玻璃制品,被称为“长崎琉璃”(NagaSakiVidrO)。在灯光下,挂坠呈现出一种通透而又斑斓的色彩。
“这是我在一家传承了数百年的玻璃作坊里,找到的。”陆-沉将那枚充满了光彩的挂坠,为柳如烟戴上,柔声说道,“在锁国时代,玻璃制作技术,就是通过出岛的荷兰人,传入日本的。所以,它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