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行程,是关于“光阴”与“寻觅”。
上午,他们来到了另一座充满了侘寂之美的寺庙——银阁寺(慈照寺)。
与金阁寺的名字相对应,银阁寺并没有贴上银箔。它只是一座安静的、由深色木头建造的、已经显得有些老旧的楼阁。但它那份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朴素而又优雅的美,却比金阁寺的金碧辉煌,更能打动人心。
“我好像有点理解,什么是‘侘寂’了。”柳如烟看着那座安静的银阁,轻声说,“它不追求完美,不追求永恒,而是接纳和欣赏,事物在时间流逝中,所呈现出的那种自然的、不完美的状态。”
离开银阁寺,他们沿着一条宁静的、旁边是潺潺溪流的小路,开始了“哲学之道”的漫步。这条路,因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曾每日在此冥想而得名。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走着,感受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聆听着溪水流淌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下午,他们来到了充满了神秘与浪漫气息的祗园地区。这里,是京都的艺伎区。
他们穿行在那些由被称为“町家”的、古老的木结构房屋组成的、充满了江户时代风情的花见小路上。两旁是各种高级的料亭和茶屋,门前挂着红色的灯笼。
他们的目的,和所有游客一样——希望能幸运地,一睹传说中的艺伎(GeikO)或舞伎(MaikO)的芳容。
他们在一条小巷的拐角处,耐心地等待着。终于,一位穿着华丽和服、脸上涂着白妆、脚踩着高高木屐、身姿优雅的舞伎,在一位男众的陪伴下,从一间茶屋里走出,像一只优雅的蝴蝶,迅速地消失在了另一条小巷的深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