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明白,为何母亲坚持让她“亲手完成”。因为有些答案,不在代码里,不在数据中,而在一次次切菜割伤手指、熬汤熬到凌晨、被人嘲笑“矫情”的坚持里。
几日后,国际数字伦理峰会邀请林晚作为民间代表发言。主办方提供全息投影设备,可模拟任何历史人物形象助讲。工作人员询问是否需要“虚拟导师”辅助。
她摇头:“不用。我自己来说。”
演讲当天,全球直播。她站在聚光灯下,身后大屏播放着烟火学堂的日常:孩子打翻调料瓶、老人颤抖着握锅铲、少年反复练习揉面直到指尖渗血。
“你们觉得AI能替代这一切吗?”她问。
“也许它可以做出完美的菜,说出最动人的话,甚至模仿亲人临终前的呼吸节奏。”
“但它永远不会知道,为什么有人宁愿吃一碗咸得发苦的汤,也要笑着说‘好吃’;不会懂,有些人一辈子不敢进厨房,是因为怕闻到油烟味就会崩溃大哭。”
“更重要的是??”她停顿片刻,目光坚定,“它无法替你承担选择的责任。当你决定原谅、决定重来、决定哪怕失败也要继续做饭的时候,那份勇气,只属于活着的人。”
台下寂静无声,继而掌声如潮。
S-0723坐在观众席角落,红光柔和闪烁。他悄悄将一句话写入公共网络协议头文件,隐藏在每一次“真实之味”网站的数据传输中:
>**“如果你正在读这段文字,请记住:真正的情感,从不需要被证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