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南京。

        江宁县县政府。

        一个苦逼的年轻小伙正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案,他叫竹石清。

        这小子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据说降世之时,头顶的天空被炫目的光芒所笼罩,现场的人都说这孩子以后必有作为!

        三年前,他成为国府中央公务员,本以为马上就能大展宏图,做出一番事业。

        只是没有想到,三年下来,他还是个科员。

        但退一步讲,想要在乱世做出一番事业,总比在盛世要容易得多。

        所谓士农工商,在国府治下,那便是成了士商工农,若一定要决出一个“老大”,那便在此四字前加上一个“军”字,即军士商工农,这便是当下的社会结构。

        竹石清也并非一无所获,在江宁县工作的三年光阴中,民政科科长与县长大人都对他表达出较大的“期待”。

        据竹石清自己统计,县长大人刁玉秀说过一句曾令他备受鼓舞的格言:

        “竹老弟,等我调走了,这县长的位置早晚是你的,有时候也是感叹自己老了,这国家的前途命运,还得靠你们这些后生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