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设想中,反重力太空飞船本身就拥有释放Z波的能力,就可以释放Z波后,直接完成太空穿梭。
现在则是需要两种设备进行协调,反重力太空飞船需要无限接近空间站,并处在和Z波发生器同一个方向上,在这波发生器发射Z波后,就会形成一道空间压缩的通路。
实验计划是在两秒内,反重力太空飞船,就需要进入到压缩通路(Z波航道),从而实现在太空中的快速穿梭。
通过详细的计算,赵奕得出的结果是,反重力太空飞船需要七秒左右抵达月球,时间偏差不超过一秒。
这样总计的实验时间就达到了十秒左右,Z波通路的维持时间,则是在十二秒左右,还是有两秒的‘误差’空间。
反重力太空飞船的任务不仅是如此,在抵达月球边缘后,太空飞船会依靠惯性以及月球的引力,开始环绕月球快速飞行,在环绕月球旋转十五圈后,飞船会关闭一切的动力能源,并舍弃高负重的反重力装置,释放出内部的环绕月球卫星,开启太阳能电池板。
在继续环绕月球旋转十周左右,并扩大轨道半径后,装置就成为了环绕月球的一颗探索卫星,并能够依靠太阳能电池板,拍摄月球上的画面,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
整个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最开始的太空穿梭,后来成为月球的探索卫星,就只是附带完成的而已,最主要是因为动力不足,反重力太空飞船抵达月球以后,根本剩余不了多少燃料,也不可能再重新返回地球,就干脆抛弃了负重的反重力装置,释放其中的月球环绕卫星。
之所以太空穿梭实验需要长达十秒的时间,最主要还是因为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影响。
因为空间站所处的位置,距离地面仅仅有四百公里,说到地球磁场的影响非常大,周边的粒子也有一定的密度,就会影响到Z波压缩空间的倍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