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他们还能完成一个个大项目。

        这些项目交给他们自己做,几年时间想出点成果都很难。

        在完成了和药企的合作后,剩下的研究就交给实验室其他人来做,赵奕对此就不怎么关心了,因为后续的工作都摆在明面上,大部分是药企一方承担的,他们只是辅助做研究而已,实验室的几个研究员能力水平完全没有问题,根本不需要他去操心什么。

        赵奕也一心放在了空间解析研究上,偶尔也会关心一下收入情况,因为最近是专利收入的爆发期。

        天庆蛋白专利自不用多说,每三个月固定入账几千万,近来则是有一定增长,最高一次拿到了八千万人民币。

        相比来说,癌症普惠性免疫疗法,签订协议入账的过亿人民币,只不过就是一次性的小钱而已,等专利分成收入都不知道要等多久。

        另外一笔收入就非常可观了,是航空集团反重力技术的专利分成。

        虽然赵奕只有三个点的专利权,但反重力专利授权以及反重力装置的售卖,收益可以说是掠夺性的,第一次结算专利费,他就获得了二十三亿人民币的收入。

        这笔收入甚至登上了国内舆论的头版。

        “反重力装置再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卖,航空集团实现了惊人的利润,正在不断收回研发成本。”

        “于此同时,作为反重力技术最重要的研究人,赵奕院士获得了第一笔二十三亿的专利分成收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