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连续闷了一个星期,就只是在做数学方面的推导,光是草稿纸就堆成一摞。
每一次钱虹过来的时候,看着大量的草稿以及完成的部分,都觉得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实际上,不是这样。
赵奕所完成的部分,只是根据对质量点、空间挤压新的理解方式,来做的数学架构和推导,再联系神灵密码、光子结构等,做了一部分工作。
仅此而已。
现在只能说是做了‘准备工作’,真正着手做相关的研究,甚至说都没有开始。
赵奕碰到的难点依旧是理解问题。
新理解方式把粒子看做是‘质量点对抗空间挤压成果的结果’,就必须从数学角度架构出质量点的结构,不是真正完全的结构,而是想象的符合数学预期以及新理解方式的结构。
然后,赵奕发现进入了知识盲区。
最初研究粒子的边界理论,主要内容是粒子能量组成方式,而不是粒子核心点存在什么,或者质量点怎么去对抗空间挤压,质量点的概念都是后来提出的,只是对质量点做了定义,并认为空间针对质量点,会进行挤压、排斥。
现在需要思考的是,质量点对抗空间挤压成功的方式,他甚至完全无法想象质量点如何对抗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