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会把反重力技术直接定性为民用。
但是,国内也会履行承诺,赵奕的理论组,把最基础的光子反重力理论,公开发表了出来。
……
当一切都谈妥的时候,赵奕就回到了燕华大学,他早就整理好了基础的光子反重力理论。
这一部分理论,只能支持‘知道光子反重力的数学逻辑’,但想要以此制造出反重力装置,最低也要继续研究个五年,制造出来的还是残次品。
比如,耗费大量的能源支持,只能产生百分之十的反重力效果。
数学逻辑不代表技术。
拥有了底层的数学逻辑,也许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才能真正转化为技术。
反重力相关的国际会议,商定的是把基础理论公开出来,但并没有限制在哪里公开。
所有人都觉得应该是国际级的学术杂志,或者把内容直接传给知名的学术机构、国家级的科技部门,但是赵奕可不这么认为,有了回馈母校的机会,就一定要紧紧的抓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