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是一起研究,可以说就是赵奕自己做研究,是在对之前的内容做整理,顺带给李宁讲上几句,李宁有些悲哀的发现,好多地方弄不懂,尤其牵扯到‘虚构’的地方。
超导反重力的数学构架,当然不完全是真实的。
有些就只是构架,是对实验内在情况的推理、想象,再把想象的逻辑和实验结合,来构造一整套数学体系。
比如,切面理论,本身就是‘想象’出来的。
切面理论是信息学院大二学生朱理提出的,他说离子晶格自选会在平行方向,产生一个拥有‘隔断空间’效果的切面,
赵奕利用已知的数学逻辑,去思考切面的可能性,发现它符合内在的数学逻辑,无法被实际存在的理论证否,就被设计构架出来。
现在赵奕完成了围绕‘切面理论’的一整套数学构架,实验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知道会成功,唯一不确定的只是,‘切面阻隔空间的效果如何’。
效果,是有区别的。
最理想的状态,肯定是完全阻隔空间,空间挤压造成的引力,就会完全被切面阻隔,处在切面上下的物体,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引力。
之所以只是强调引力,是因为赵奕还没有完成电磁力的解析,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论证,切面是否能阻挡电磁力作用。
‘完全阻隔’,肯定是不可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