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川想着马上郁闷了。

        不管赵奕是怎么想的,但他都成为了‘被甩开’的一方,之前赵奕是昆仑发动机组的特聘专家,有什么研发成果也和昆仑发动机组有关,比如,燃烧室的分区片设计,就上报到了发动机组。

        现在赵奕决定成立昆仑发动机二组,就等于是公开的‘撇开昆仑发动机组’,自己组建个团队独立出去单干,就实在让人感到郁闷了。

        作为昆仑发动机组的负责人,张刚川肯定不会同意的,他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涡轮扇叶发动机是大项目,已经有昆仑发动机了。再开设一个研发团队,专门去研究涡轮扇叶发动机,还不如合并在一起做研发。”

        这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研发经费来源,涡轮扇叶发动机项目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属于航空集团所有,在开设一个涡轮扇叶发动机项目,依旧属于航空集团左右,一个单独的集团公司,分两组都同样的研发,就有些不能理解了。

        张刚川的理由说服力很强,但反对的声音更多,会议在坐可以说都是‘大佬’,可不会照顾张刚川的面子,“比起你们发动机组,我更相信赵院士。”

        “看看赵院士,几个月时间就解决了涡轮叶片的材料问题,你们的材料组呢?十几年了,没有进步,还是靠着307的成果。”

        “合并一起做研究?你们光是完善都五年了,什么时候可以投入生产?”

        “我看赵院士的申请报告了,他申请的是二组,是在你们的基础上做更高端的发动机研发,以他们最新的叶片材料为基础制造涡轮机,等于是全新的研究了。”

        “你们瞄定的是J-20,装配J-8都不合格。赵院士瞄定的是独立研发。欧美国家,发动机和战机是分开的,我们的目标也应该是这样,他的研发不是为了某一款战机,是为了制造高端发动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