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叶片会提供巨大的动力,代价是承受远超过其金属融化温度的高温以及过万牛顿的离心拉伸应力,也就是涡轮叶片要能承受高温与高压,就必须要尽可能的耐高温、拥有高强度。

        “在发动机涡轮和风扇设计水平相同的前提下,涡前的温度每提高100开,推力增加百分之十五。”

        “这就是我们受限制的地方!”

        袁海涛认真解释道,“高温是涡轮叶片的第一道坎,温度动辄就是一、两千度,甚至更高,而高效的叶片不能设计成实心,需要在一个叶片上,打上几百上千的个冷气通道孔。”

        “这个会对材料强度的要高。”

        “现在研制出的发动机,材料限制不止是动力,寿命也是个问题。这台样机,如果装在战机上,最高也只能工作五百个小时作用,实际使用或许更低!”

        袁海涛说明的核心就是‘涡轮叶片的材料是制约发动机效能、寿命的重大问题,同时,到现在也一直没有能解决’。

        之前赵奕了解过一些相关内容,听到了详细的讲解就更加了解了,他问道,“你们研发组,没有专门设计涡轮叶片的团队?”

        “有设计,没材料!”

        袁海涛苦笑道,“设计都设计的挺好,现在使用的复合叶片就是他们设计的,但合金材料部门没有成果,我们和航空材料研究院、科学院的金属研究所有合作,但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倒是设计过两种镍基高温合金,但暂时还够不上实际应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