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路由检测到访问的连接有问题,会给出提示。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路由对信息的拦截计算,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推广开来还能扩展很多功能,底层的基础研究就是理论,以代码去进行特例实现,反倒是不重要的部分。
不过钱虹做的研究还是很有意思的,吸引赵奕的地方在于,她所设计的拦截体系,是基于最底层信息的传输。
而她最为关注的,也是研究被卡住的地方,后续的计算处理,对赵奕来说就没什么困难的地方了。
赵奕犹豫了一下思考着,“这样吧,就为他设计一套算法框架!”
把整体的算法框架支起来,往里面填充内容就简单了,剩下的事情钱虹应该是能做到的吧?
赵奕还是不确定,设计完大致的框架后,他干脆在每一个框架后面做标注,说明框架需要填充的内容,以及各个部分在整体上发挥的作用。
这个工作花费的时间比设计框架还要长。
两个小时后。
赵奕看了下时间,干脆停下来大致浏览了下,就保存发到了钱虹的邮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