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和其他研究员们,就一头扎在实验研究中,重复性的进行实验,不断的记录都要数据。
三个月后,终于有了一定的成果,团队发现电子束确实能用来检测空间压缩倍率,只不过是存在上限的。
在实验室造就的真空环境下,小型电子束最高可以检测空间压缩三千万倍率左右。
三千万倍率,已经是非常的高了,但和赵奕的预期相去甚远。
最初赵奕就是希望,能依靠检测技术,即时检测空间压缩过亿倍率,才能实现太阳系以及周边,快速的进行太空穿梭。
显然。
利用电子束检测的方式,是无法做到的。
哪怕换做是真实的太空环境,有高功率的核聚变反应堆支持,理论上电子束所能检测的空间压缩倍率,也只有五千万倍而已。
“五千万倍,是个很不错的数据,已经可以直接使用,但倍率还是要差一些,并没有达到预期。”
实验室阶段性的内部会议上,赵奕有些遗憾的说道,“但是,我们的研究已经证明,电子束最高只能检测五千万倍,不可能再高了。”
决定检测倍率上限的是电能增加量,他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发现,伴随着压缩倍率的提升,并不能显著的提升电能增加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