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奕星采购一座聚能卫星,只需要支付二十二亿人民币,和几家合作的公司谈判后,已经确定后续采购价格会继续压缩,争取下一批订单,能够压缩到单座二十亿一下。
这个成本相对廉价很多了。
对于奕星公司来说,聚能卫星就是能量的生命线,卫星的数量越多越好,再多也根本不够用,但建造数量上还是有个计划。
“未来三年,把数量提升到三十座!”
这是奕星和几家合作公司,谈出来的建造计划。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高等压缩材料公司,他们需要为很多项目提供压缩材料,也包括最核心的宇宙飞船项目。
高等压缩材料公司想要提升制造效率,就必须要制造新型的Z波压缩装置,但制造新的装置肯定需要时间。
高等压缩材料公司的效率,直接决定了聚能卫星建造的效率。
奕星能谈到‘三年、三十座’,就已经是个极限的数字,因为同时他们还需要高等压缩材料公司,大批量的制造压缩单晶硅,用来生产无限动力汽车的光能接收转化器。
与此同时,全世界也聚焦环太阳聚能卫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