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分析数据发现,希格斯粒子的人,赵奕的贡献相对要小一些,但也足以顶上半个诺贝尔奖。

        于此同时。

        核子组织里的顶级物理学家们也感觉有些尴尬,因为赵奕的研究核心是计算机算法,而不是纯正的物理假设、分析。

        想想。

        大量的顶级物理学家,一起对粒子对撞实验进行研究,结果上帝粒子被一个数学家,用计算机算法筛选找到了?

        听起来就很好笑啊!

        两天后。

        核子组织召开了内部讨论会,前来参与的好多是顶级的物理学家,还包括在周边工作,最顶尖的计算机工程师。

        计算机工程师成为物理会议的主角,还真是非常的少见,好多参与会议的计算机人员,看向赵奕的目光都充满了钦佩,而他们比在场的物理学家们,更相信赵奕的研究成果。

        会议召开很快进入主题。

        赵奕站在会场的中心,再做了一遍有关筛选机制的讲解,还是和上次做报告会一样,他允许与会的人临时做出提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