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看来是废物的东西,在人家看来就是研究成果啊!”

        “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这里,哪怕是到了微生物研究领域,天才依旧是天才!”

        “……”

        赵奕的论文引起了医学界和舆论的热议,而舆论也转向‘论文’问题。

        几个医学界的大佬都对论文影响力做了认证,就不可能再出现什么学术造假的问题,就算是有研究机构力推赵奕,也不会有研究员傻到,把自己甚至未来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的重要研究发现送给赵奕。

        如果真的有人傻到这么做,那么论文、成果就不是造假,而是真实的,就像是财产继承一样,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财产送人……你管得着吗?

        这是合法的!

        许多媒体记者也开始了采访,想要采访到赵奕本人不容易,但采访一些医学界的人还是很容易的。

        医学界的研究人员或者干脆是一线的医生,对赵奕的论文研究成果持有很专业的看法。

        有的人开始普及起了常识,“赵奕的研究项目是医学基础的机制研究,是国家科研基金支持的项目,像是这种拨款做研究的项目,审查过程是非常严格的,几乎不可能出现造假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