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主持了紧急会议后,决定适度跟进降价,同时推出了更具弹性的商务套餐和更优质的客户服务,强调黄河通讯的稳定性和品牌信誉。
另一方面,黄河集团的投资部迅速筛选出了几家规模较小、在价格战中摇摇欲坠的本地传呼台。
小满亲自带队,开始了秘密的收购谈判。
谈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的小老板坐地起价,有的则被竞争对手暗中怂恿,企图搅黄交易。
但黄河资本雄厚,给出的条件优厚(往往是现金收购加上保留部分员工),对于在惨烈竞争中难以为继的小台主而言,诱惑很大。
经过几轮紧张博弈,黄河通讯成功收购了三家拥有一定用户基础和关键区域基站的小型传呼台。
整合工作立即展开,黄河通讯的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升级、并联这些网络,用户开始逐步迁移到黄河的系统下。
这番操作下来,黄河通讯的用户数量不降反升,网络覆盖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初步站稳了脚跟。
价格战持续了三个月,市场上几家实力稍弱的传呼公司终于撑不住,陆续退场或被更大公司吞并。
香港的传呼业务市场,因为黄河集团的强势介入,完成了一次快速的整合洗牌,形成了黄河以及另外两家本土老牌公司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至此,三方默契地停止了疯狂降价,竞争转入服务、信号质量和未来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