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裴液对武斗向来有一种超凡的敏感,当他还不通武理时,就能凭借直觉趋利避害,击败早已练了两三年武的大孩子。
那是一种超现实的通感,如对战老汉时他便感觉自己是利刃划老革,而上一个壮汉一出拳,裴液就感觉在面对密而重的鼓点。
这是对手从种种方面带给他的一种精准感觉,大概是其人在这场战斗中所表露出的“武学人格”,裴液也习惯仗此来制定对敌策略。
但悬崖要怎么应对?
即便在他十岁时和林霖过手的那一次,都没有如此强烈的坠落感。
自己的进攻如同“失重”,仿佛钻入一片迷雾,找不到做出下一步反应的支撑点。
这种感觉一定要用文字形容,那就是“深不可测”。
这是认知上不可弥补的差距,对方看待武功的层次远远超过了自己。
怪不得他询问自己“师承何处”,原来他是正正经经的大派传人。
其所用武功之高妙难测,眼光之狠辣精准,武理之高屋建瓴,让裴液第一次感觉自己赖以立身的拳脚是那样简陋。
挫败感和跃跃欲试同时涌上心头,裴液再次提步上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