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参将,上次皇上给你升了参将,这次得升副总兵啊!你坚持留在辽东,如今看来,可谓所虑深远,”

        二十岁的总兵,大明好像还没这个先例,保险起见,康应乾便说是副总兵。

        刘招孙对总兵副总兵并不关心,他望着西边,此时天色渐暗,西北弯月上行:

        “熊大人快要进城了,今夜率蓟镇兵马在城西十里驻营,明日让他看到这满城狼藉,遍地尸体,终是不好,本官请你来,是想让你协助安抚难民,听闻你做过知州,海防道,又久居辽东,谙熟民情,目下此等情形,大人何以教我?”

        康应乾对熊廷弼也有耳闻,知道这是个自己惹不起的主,他见刘招孙迷途知返,觉得孺子可教也,也不废话,开门见山道:

        “刘参将,本官一路走来,见你麾下镇抚兵到处在杀人,不知为何?”

        刘招孙吃惊望向康应乾,难道这位老爷也知悲天悯人了。

        “镇抚兵在清剿乱兵,斩杀建奴细作,大人莫要明知故问,”

        康应乾刚对刘招孙有所期待,听他张口一个本官,闭口一个本官,将自己放在和他同等地位,顿时恼怒不已。

        好歹自己是一路监军,还是堂堂进士出身,他一个小小参将,也敢如此无礼。

        不过,他不去和这武夫一般见识,毕竟人家手里有兵,又抓了自己把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