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一条长20米,宽12米,2层的小船建造完毕。

        李秦武将这条实验船取名初行号,立马在浅岸开始试航,并召集了100个水亚龙当救援队围在船边。

        初行号设置锅炉工6人,其他人员6人。

        初行号有两层,最底部放置蒸汽机,煤,补给。

        第二层是货仓,然后是甲板上,有个小操作室,控制船的方向,其他位置可以站人客运。

        初行号空船航速14节,满载500吨货物时9节,续航能力很差,几乎只能在大河来回跑一轮。

        空出载煤的空间拿来载货性价比更高,反正这船的目的就是来往于河岸,每次靠岸卸上货时顺带上煤就行。

        李秦武连续待在初行号上试航了5天,来往大河两岸40多次,最终确认蒸汽机系统的可靠性,载货极限也被定在安全的450吨。

        出航号在铁城码头停下,船员们开始检查蒸汽机,李秦武下船,对一个中年人类道:“可以了,初航号已经证明可行,立马开始扩产,先建5座30米级船坞,然后扩产30艘初行号。”

        中年人类是克莱斯,一个人类工人,之前在工业区负责蒸汽机制造,因为救火有功进入李秦武的视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