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商叶初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导演,第一次生出些许敬佩之情。她见过太多为了商业性妥协的导演,不说古文华这位极端例子,就是郑博瀚、徐瀚文他们,不也给了时山一个二番吗?
骆尧的解读,让商叶初对剧本有了些新的看法。她原本只关注赵乐乐和林枫语的感情,对赵城这个老子,采取了漠然处之的态度。没办法,商叶初对待自己的前任爹就这样,因此习惯性地如此处理剧本。就像一个杀猪匠,遇见猪下意识就要插刀放血;叫她给猪梳毛,还怪不习惯哩!
骆尧的做法,让商叶初重新审视了赵乐乐对赵城的态度。
林枫语在角色厚度上远胜于赵乐乐,因此,若想战胜杨唤宜,赢得观众和文艺圈的青睐,必须从细处着手,挖掘赵乐乐的人设。
赵乐乐的人设有什么呢?无非是一个“爱”字,爱得发了狂,爱得不知天高地厚,恨不能拖着全世界为自己的爱情陪葬。在这份爱情中,又有一份狂热的占有欲,完全区别于其他作品中那种“爱就放手”、“爱是成全”、“你幸福我就幸福”的调调。
既然爱情是赵乐乐角色的主旋律,那么,只要这份爱立住了,这个角色也就立住了。
商叶初最初在笔记上分析赵乐乐和赵城的关系时,只写了两个字:凑合。
在发现赵城和林枫语的真实关系后,赵乐乐怒而发狂,亲手用匕首杀了自己的父亲。甚至还在赵城的尸首旁,与林枫语接吻。这种坟头蹦迪的行径,让商叶初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对塑料父女。
现在,商叶初划掉了凑合,改为了“感情深厚”。
赵乐乐与赵城的感情越深厚,弑父之举就越惊世骇俗,她对林枫语的狂热爱情也就越立得住。这一角色的疯狂和自我,也愈淋漓尽显。
由此,商叶初也加强了赵乐乐性格中暴戾和任性的一面。她给赵乐乐写了个人物小传:赵乐乐生而丧母,由乳母和保姆喂养长大。赵城长年在外征战,乳母和保姆都是下人,不敢管教这个孩子,因此,赵乐乐长成了一个混世魔头。从小到大,赵城给赵乐乐请了许多家庭教师,但都被顽劣的赵乐乐用种种手段捉弄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