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宋尽管弊病诸多,可不管对政敌多么痛恨,终究鲜少闹出人命,朝堂大多是君子之争,被政敌斗下台后,一切恩怨归零,将来若有机会东山再起,对待政敌亦复如是。

        从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到后来的范纯仁,吕大防,苏辙苏轼等,大多如是。

        当然,章惇是个例外,这老货心眼极其小,而且睚眦必报,于是成了大宋朝堂里不一样的烟火,但更多人想把这老货当烟火放了。

        现在简王赵似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其原因也在“道德”二字上。

        百年以来,大宋朝臣在政见上或许多有不合,但在道德上,却几乎人人都有了洁癖。

        简王的恶行四处宣扬,皇城司和宗正寺拿出了铁证,案子已经被捶死了。

        于是本来还有朝臣打算投靠赵似的阵营的,如今却是人人避之不及,连提都不想提。

        做人都有问题,更何况当皇帝。

        端王赵佶,已是毫无悬念的新君人选了。

        大庆殿内,曾布带头推举后,朝臣们顿时人人附和,不管心里愿不愿意,都到了这般时候,你难道还有别的人选?

        就算有别的人选,在这个异口同声推举端王的情况下,谁会那么没脑子提议别的人选?真那么头铁,不怕端王即位后给你穿小鞋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