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他们最终抵达大洋路的核心景区——坎贝尔港国家公园时,立刻被那几座从汹涌的海浪中,拔地而起的、巨大的石灰岩石柱所震撼。

        他们首先来到了最著名的“十二门徒岩”。虽然因为海浪的侵蚀,如今只剩下了七座,但当他们站在观景台上,看着这些孤独而又雄伟的巨岩,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温暖的金色时,依然被大自然那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力与毁灭力,所深深折服。

        接着,他们又去了不远处的“洛克阿德峡谷”(LObsp;ArdGe)。陆沉为她讲述了1878年,那艘名为“洛克阿德”的移民船,在这里触礁沉没,船上五十多人中,只有两位年轻的幸存者的悲惨故事。

        他们走下步道,来到那片被陡峭悬崖环抱的、宁静的沙滩上。看着平静的海湾和远处汹涌的海浪,柳如烟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那场海难的惊心动魄。

        在墨尔本的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回归城市,去感受这座城市更深层的文化与生活气息。

        上午,他们乘坐着墨尔本标志性的、的环城有轨电车,在市中心穿行。他们参观了维多利亚女王市场,感受了那里热闹的、充满多元文化气息的氛围。

        下午,他们来到了另一片充满了艺术与波西米亚风情的区域——菲茨罗伊区(FitZrOy)。这里,遍布着复古的二手服装店、独立的书店、黑胶唱片店和各种充满创意的咖啡馆和酒吧。

        傍晚,当他们即将结束墨尔本之旅,准备第二天一早,飞往那片被沙尘暴阻隔的红色心脏时,陆沉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这份充满了文艺与复古气息的墨尔本礼物。

        那不是一件首饰,也不是一件艺术品,而是一顶制作极其精良的、来自墨尔本百年老店“CityHatterS”的、经典的阿库巴(AkUbra)毡帽。

        帽子的颜色,是温暖的、卡其色的,材质是柔软而又挺括的兔毛毡,帽檐上,还系着一条细细的皮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